润物无声,风化于成——国科大材料学院校本部教师风采

(数据截至2023年6月)

 

2023年夏令营开营时间:7月16日~7月20日(16日报到)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校本部)拥有材料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学术型硕士培养点和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等专业型硕士培养点;拥有材料学、无机化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材料与化工等博士培养点;拥有一支由十四名教授和十二名副教授组成的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博导21人),其中包括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人才、中科院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和青促会会员等各类优秀人才十余人。

       导师们的科研方向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涵盖了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新型二维量子材料、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先进能源与功能材料、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双碳”先进材料与技术、碳量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气凝胶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生物医用材料、材料的电磁过程等科技前沿研究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2022年在研项目八十余项,总经费超过1.6亿元,竞争经费超1.4亿元。

       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强,成绩优秀。2022-2023年间3名在校生荣获国家奖学金,以及中科院特别院长奖1人、院长优秀奖1人、地奥奖一等奖1人、地奥奖二等奖1人、中银基础奖学金2人,在Nature Chemistry、Advanced Materials、JACS、Angew. Chem. Int. Ed.、PNAS、Energy Environ. Sci.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培养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前景广阔,2021年和2022年就业率达到100%,就业选择包括高校及中科院研究所、国家实验室、华为、中石油、京东方、中芯国际等在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有相当比例毕业生选择继续深耕科研,2022年有近40%的毕业生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

 

校部研究生导师

# 01

陈广超 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材料与化工

研究领域:本实验室致力于碳量子材料、器件的制备及其在机械、信息、能源以及生命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金刚石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技术研究;2、金刚石的器件化应用;3、新型碳同素异构体的探索;4、等离子体工程。

 

# 02

黄继军 副教授

招生方向:(1)贻贝仿生、自修复、高分子柔性材料(如离子导电弹性体和离子凝胶)用于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及离子皮肤等;(2)多功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领域:采用高分子化学多种聚合方法(如紫外光引发自由基聚合,RAFT,点击化学等),制备新型离子导电高分子柔性材料,以提高界面黏附或粘接、抗菌、离子导电、导热、电磁屏蔽和吸波、力学性能、断裂韧性、以及阻隔等性能。近年来对国际上的热点领域如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及离子皮肤;贻贝仿生自修复高分子;高分子/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生物仿生、自修复有机/无机生物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

个人简介:黄继军,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材料专业后赴美留学。师从世界杰出高分子科学家、高分子共混及膜气体分离材料之父、美国工程院院士Donald R. Paul教授。2006年1月毕业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化工系(全美排名前5名)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麻省大学洛威尔分校以及劳伦斯伯克莱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2012年10月回国任教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院,曾入选“校内百人计划”。是高分子(扫描与透射)电镜专家。在Macromolecules、Polymer、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英文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应邀担任Advanced Materials、Macromolecules、Biomacromolecules和Polymer等国际著名高分子期刊特约审稿人,同时应邀担任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IF5.8)、Applied Sciences(IF2.7)和《中国胶黏剂》杂志的编委;应邀多次担任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年会 (AICHE) 的分会主席。

 

# 03

黄辉  教授

招生方向:高分子材料与化学、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在光电能源、传感等方向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黄辉,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毕业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随后进入美国西北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10年加入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全球研发中心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工作。2013年作为中科院海外引进人才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目前任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青联委员、InfoMat编委、Sci. China Chem.青年编委、科技部、国家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等。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0余篇SCI学术论文,包括Nature Chem.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受邀为Chem. Rev.等期刊撰写综述论文多篇,申请并授权近20项美国/中国发明专利,主编《Organic and Hybrid Solar Cells》(Springer)。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担任JACS,Adv. Mater.等著名期刊特邀审稿人。现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获得中科院优秀导师奖、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唐立新优秀学者奖、优秀本科生导师奖、领雁金奖等,2017年被遴选为J. Mater. Chem. A.杂志Emerging Investigator,并得到中科院“青年拔尖科学家”资助。

 

# 04

姜宇航 副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物理、物理类相关专业等

研究领域: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低温输运测量系统,结合极低温、强磁场和外电场等激励手段,研究新型低维量子材料,包括范德瓦尔斯异质结中的新奇物性的探索与调控。实验室涉及到的实验手段与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异质结制备技术、微纳加工技术、金属沉积技术、低温输运测量、原子力显微镜、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主要涉及的专业学科知识包括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材料分析方法等。

个人简介姜宇航,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赴美国新泽西州立Rutgers University物理与天文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20年作为国家海外引进人才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致力于低维量子材料与器件的高精度制备与研究。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Nat. Nano.、Nature Phys.等重要学术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并同时担任Nature、Nature Comm.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人。获小米青年学者,“魏桥国科校长奖教金”,现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

个人主页:https://people.ucas.ac.cn/~yuhangjiang

 

# 05

刘丰珍 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

研究领域: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异质结界面特性,新型半导体材料物理与器件等。包括:新型异质结太阳电池、柔性超薄晶硅太阳电池、有机无机复合太阳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二维光电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物理与器件、新型零膨胀复合材料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 06

刘仁材 教授

招生方向:生物传感器、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等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以建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平台“为主,发展在成分复杂的检体检测上,实现高选择性、高敏感度及快速检测的检测方法,将是生物分子检测技术的一大挑战。本研究课题主要发展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平台为目标,检测精准检测微量生物分子浓度,未来可提供作为临床实际检测的技术平台。主持和参加多项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国科大校部教师、研究所科研合作专项及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专项等。

 

# 07

刘向峰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入选者

招生方向:材料学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以及中子衍射、同步辐射技术应用等方面研究,研究成果受到了诺奖得主Goodenough教授、牛津大学Peter Bruce教授等诸多国内外著名同行专家的正面评价和引用。

个人简介:刘向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入选者。曾荣获中科院“教育教学成果奖”、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北京市“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北京市“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唐立新优秀学者”、“唐立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承担了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北京市等10多项课题,累计在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h-index达42,i10-index高达96),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授权11项。人才培养注重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近几年培养的学生中,先后有5名研究生荣获“中科院院长奖”、5名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3名毕业生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名研究生荣获“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1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论文”。

个人主页:http://people.ucas.ac.cn/~0019373

 

# 08

李剑峰 教授

招生方向:化学或材料(无机、有机、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

研究领域:1.基于血红素模型的生物无机化学,涉及金属卟啉的合成、配位反应、电子结构表征等。2.以金属卟啉为模板的MOF类材料合成与性质研究。涉及水热合成,功能与性质研究。3.以金属卟啉为前体的催化材料合成与应用。研究工作均以合成为基础,表征为手段,应用为目的。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五十余篇。2019年先后获得首届“Wiley-ACES Excellent Young Professor awards”与首届“徐元植顺磁共振波谱学青年奖”。

小组主页:https://jfli.ucas.ac.cn/index.php/en/

 

# 09

李彦超 副教授

招生方向:凝聚态物理

研究领域:强关联物理系统模拟;凝聚态体系中的量子相变。主要开展凝聚态物理中的量子相变研究,完善量子相变的量子信息研究方法,探索量子性的本质与应用。

个人主页:https://people.ucas.edu.cn/~ycli

 

# 10

李晓毅 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计算材料物理、材料与化工-分子马达、纳米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研究领域:综合利用多种计算机计算和模拟技术,从多尺度的角度,对化学,生物和材料体系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工作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学,生物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所以期待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的加入,特别是物理专业、物理化学专业,材料物理专业,化学专业。目前主要研究工作聚焦在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具体内容如下:

  1. 碳纳米管水通道的研究;
  2. 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的电子转移相互作用;
  3. 基于碳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机理;
  4. 共价有机骨架网络(COF)的吸附;
  5. 分子马达的研究;
  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11

苗兵 教授

招生方向:理论物理

研究领域:统计物理,软凝聚态理论

个人主页:http://people.ucas.ac.cn/~bmiao

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bmiao

蔻享学术专栏:https://www.koushare.com/category/singlecolumn/51

 

# 12

彭爱东 副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

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有机光功能小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调控。
2. 无机磁性及发光量子点纳米结构聚集体(超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复合纳米结构聚集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13

屈小中 教授

招生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研究领域

  1. 环境响应高分子,高分子复合体系
  2. 高分子药物输送体系
  3. 高分子水凝胶,组织工程材料

 

# 14

史钦钦 副教授

招生方向:高分子(偏合成方向)

研究领域: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如有机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有机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学等方向。

 

# 15

苏娟娟 副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等。

研究领域

       1.无机-生物大分子杂化水凝胶材料用于肿瘤治疗。

       2.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备高强高韧生物纤维。

       3.构建结构和力学性能可控的生物医用粘合剂、皮肤修复材料。

 

# 16

王晓东 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的电磁过程、电磁场理论与测量技术、精密仪器、数值模拟等

研究领域:电磁测量技术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目前的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基于电磁学原理开发在线测量仪器。所研制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液体金属洁净度在线监测、高温流体速度测量技术、微颗粒在能源电池、薄金属材料、电解质离子液体催化、医疗器械过程工程中的在线监测技术。在冶金材料和化工过程监控方面研制的仪器已进入产业化。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物理(尤其电磁场)基础,课题方向可以为理论、数值和实验。

 

# 17

向军辉 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无机化学

研究领域:研究工作涉及超轻材料、纳米材料、先进陶瓷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方向。通过仿生自组装实现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的精确定位定向制备,在气凝胶材料的结构理论和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代表性研究论文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Langmuir等高影响力国际学术期刊。当前研究工作以基于气凝胶技术的生态循环体系为重点, 产学研协作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显著。欢迎创新创业型人才加盟。

 

# 18

肖小玲 教授

招生方向: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学

研究领域: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等先进能源转换体系。重点研究各种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个人简介:201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16年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19年入选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2021年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自2008年以来一直从事新型储能及转换材料研究,在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结构调控、表面修饰及元素掺杂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多篇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 Adv. Mater., Small, Nano Res., Chem. Eng. J.等国内外重点刊物,主持及参与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大仪器研制等多个项目。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个人主页:http://people.ucas.ac.cn/~xiao

 

# 19

闫清波 教授

招生方向:凝聚态物理、计算材料物理(要求学过量子力学,对计算机感兴趣)

研究领域:新型二维材料和器件,量子功能材料,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在材料设计和预测中的应用。

课题组网站:http://tcmp2.ucas.ac.cn.

个人主页:https://people.ucas.ac.cn/~yan

 

# 20

周玉琴 教授

招生方向:凝聚态物理、材料学(要求学过《固体物理》)

研究领域: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的材料及性质,周期结构下的光学特性等。包括:新型太阳电池、有机导体的光电性质及应用,超材料及其独特光学性质等。

 

# 21

周玉荣 副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材料与化工

研究领域 :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低温强场太赫兹光谱,分子磁体

 

# 22

张静 副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化学、无机化学

研究领域:金属配合物材料,新型多吡咯化合物设计及性质。本课题组一直进行链状及环状多吡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配合物材料的光电及催化性质研究。

 

# 23

张天然 副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

研究领域:新型能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主要包括水系可充金属-空气电池、水系金属离子电池、水系复合电池的探索研究以及多电子反应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纳米电催化材料表面特性构筑、新电荷储存机制的研发。

 

# 24

张昕  副教授

招生方向: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

研究领域: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合成与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探索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设计方法;开发低成本的电子给/受体材料;发展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等方向。

 

# 25

蔡芸皓 副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

研究领域:高性能有机光电材料的器件制备与性能研究,主要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光电突触及有机光电探测器等。在Nat. Commun., 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发表SCI论文近50篇。被引3400余次,h-index 25。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 26

郑晓鹏 副教授

招生方向:材料学、材料与化工

研究领域: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主要包括微纳光电材料生长制备、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等。

个人主页:https://people.ucas.edu.cn/~xiaopengzheng

 

学院推免联系

       E-mail:cmoyzb@ucas.ac.cn

       电话:010-69671750(优先邮件联系)

更多精彩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国科大材料学子(@cmo80092)

       学院网址:https://cmo.u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