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校部研究生先后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荣获嘉奖

2019年8月23日至26日,第一届亚洲卟啉、酞菁及相关材料学术会议(ACPP-1)暨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卟啉、酞菁及相关材料学术研讨会(NCPP-6)在我校雁栖湖校区隆重召开。我校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李剑峰课题组研究生赵建平、王海蟒在口头报告中表现突出,经专家评选分别荣获“口头报告奖”。这已是该课题组学生第二次斩获NCPP会议奖项。

 

ACPP 1

赵建平(左一)和王海蟒同学(左二)获奖

会上,赵建平同学以 “Geometr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imidazole/imidazolate coordinated manganese(II) complexes”为题做了口头报告,报告通过EPR的零场分裂参数D与E讨论了锰(II)离子配体场对称性的轴向与菱形畸变;王海蟒同学以“Geometr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iron porphyrin peroxide complexes”为题做了口头报告,通过对首例单核铁卟啉过氧化合物的EPR表征讨论了该化合物的电子结构。据悉,本次会议仅设有三个口头报告奖项。

ACPP 2

王海蟒同学进行口头报告演讲

本次亚洲卟啉、酞菁及相关材料学术会议(ACPP-1)暨卟啉、酞菁及相关材料学术研讨会(NCPP-6)会议作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出席成员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著名学者。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与会者就卟啉与酞菁及相关材料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作为该领域翘楚齐聚的盛会,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与会者提供分享交流学术成果的机会,更为亚洲乃至世界卟啉、酞菁研究提供可贵的参考。

同年11月8-11日,第九届全国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我校研究生赵建平再次喜获“EPR会议优秀墙报奖”。

ACPP 3

赵建平同学(右一)接受我国EPR专家赵保路教授(左一)颁发“优秀墙报奖”证书

会上,赵建平同学以《Applications of EPR in Imidazole and Imidazole ate Coordinated Co/MnHeme Analogues》为题的墙报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此墙报所展示论文表述了钴血红素类似物中质子介导的自旋态转变,是首例可通过一个近端配体的质子来实现自旋态转变的合成金属卟啉。

自2011年起,每年一届的全国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学术研讨会,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会人员的高水平学术报告不断涌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前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的蓬勃发展和强劲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相关研究领域与学科的发展。

赵建平为我校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王海蟒为我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二人均师从李剑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