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微重力材料及物理科学研究及进展

7月3日10:30,雁栖湖校区教一楼217

 

报告摘要

       太空,自远古时代就是人类仰望、好奇和崇拜之地。1969年10月11日前苏联联盟6号飞船升空,正是在这次飞行中,人类首次开始在太空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用“火神”焊接炉成功地进行了的金属真空焊接。此后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空间开展了包括微重力材料科学、流体物理、燃烧科学、空间基础物理等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在内的许多领域的更大范围和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研究,取得了许多地面无法获得的科学研究结果。空间微重力材料与物理科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揭示物质在地面1g重力环境下难以认知的从微观到宏观的运动、组织形成过程和规律,获得重要的物质性能参数,丰富和发展物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应用目标是指导地面的物质(材料)设计与合成和材料加工工艺的改进等。微重力材料与物理科学的发展已经有近45年的历史,其主要研究范围已经拓展到包括:晶体生长与缺陷控制、形核与亚稳态、微观组织结构的预言与控制、界面效应与相分离、热物性数据的测量、胶体和尘埃等离子体系相变、颗粒物质动力学和低温物质的相变等。国际空间站(ISS)的建立为大规模开展空间微重力科学相关研究提供了最为先进的和独特的空间实验条件及手段,我国也计划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我国自己的空间站,这将为我国学者利用自己的空间站开展空间微重力材料与物理科学研究从而为人类在这些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报告将在对国际上微重力材料与物理科学研究基本概念等做介绍的基础上,扼要介绍取得的部分重要结果和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在这方面的发展前景。

 

报告人简历

潘明祥,男,1958年10月生,江苏建湖人;博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空间材料科学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曾任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2年获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材料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获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987年以来从事与材料的平衡与非平衡凝固过程、熔体中的扩散相关的空间材料与物理科学;自1998年以来,主要从事多组元块体非晶合金材料的制备、高压结构相变等非平衡相变研究,物理和力学性质等研究。在Science、Phys. Rev. Lett.、Acta Mater.、Adv. Mater.、Appl. Phys. Lett.、J. Phys.、Phys. Rev. B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获美国及中国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曾获中科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2003、2007及2010年度连续3次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选为“亚稳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和物性”创新研究群体主要成员。

     报告人是中国载人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空间材料科学领域实施方案论证的负责人,也是中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空间微重力材料科学分领域的发展规划论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