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20251204党支部开展十月主题党日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活动

(文/图 蒋铭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10月18日,材料学院20251204党支部组织20名党员在教一楼115教室开展十月主题党日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活动。本次学习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现实意义、实践路径和典型案例展开深入学习和交流。

        本次专题活动从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首先指出意识的重要性,从国家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三个维度,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经济协同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纽带。通过回顾古代民族交融、近代共同抗争、现代团结奋斗的历史进程,剖析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理想追求和共同价值观念在共同体意识中的核心地位,指出其时代特征体现为顺应全球化、契合现代化、体现创新发展。接着从教育、文化、社会三大领域提出具体举措,如学校教育体系优化、家庭教育引导强化、文化活动多样化、社区民族团结建设等,推动共同体意识在基层落地生根。此外,通过典型案例,介绍新疆“结对认亲”、广西民族团结示范区等成功经验,以及支教教师、护林员等群体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共同体意识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最后,对未来展望提出规划,明确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提出政策支持、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策略,描绘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

        学习结束后,支部党员围绕“如何将共同体意识融入学习科研与日常生活”展开热烈讨论,有同学谈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要求,更应成为青年党员的内在认同。我将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尊重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另有同学表示:“新疆‘结对认亲’让我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与互助中。今后我也希望能参与志愿服务,走进边疆、服务基层。”此外,支部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团结一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这份精神,把共同体意识转化为科研报国、服务社会的动力。”

        此次主题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氛围热烈,不仅增强了支部党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投身民族团结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党支部将持续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鼓励党员在学习、科研、社会服务中积极践行共同体意识,为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与智慧。

IMG 0594